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朱景文】《研究生论文写作笔谈》序言:关于博士论文的写作

编辑:faxuejiaoyu 
16651 2014/8/27 12:02:00

作者:朱景文  来源:中国法理网

 

这是一本有关博士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的书,作者基本都07年毕业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手捧自己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的研究成果,回想自己的论文受到权威学者的批评或褒奖,总结自己写作论文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无论对于他们自己,还是对于那些即将投入这个过程的同学都是有好处的。

 

人民大学法学理论专业是从1987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起初每年只有一两个,后来逐步扩大,每年十几个。在只有很少博士生的情况下,博士论文的质量一般不会成问题,但是随着扩招,一个导师每年有三、四个学生毕业,博士论文的质量问题就变得越来越突出。这除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导师顾不过来之外,可供博士生选择的论文主题由于种种原因似乎也不如以前多,许多论文题目前人都做过,很难再做出什么新意。因此,需要在选题、文献的检索、如何保证创新性、如何把掌握的材料和研究主题有机结合等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选题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博士论文的选题当然需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没有理论基础是不可能做好一个题目的。但这只是选题的基本要求,还不足以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博士论文应该能够从现实或理论当中发现问题,从问题出发。从人大法学理论专业这些年来培养博士生的经验来看,博士生一入校我们往往首先给他们确定一个大的理论研究范围,即你准备搞那一块,如权利与义务,法律职业,法学教育,法治等,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常在一两个学期后,再确定研究其中什么问题。近年来我们常常以中国或国际的现实问题为题目,如收入到本书中的几篇博士论文,巫若枝的《当代中国家事法制实践研究——以华南R县为例》,袁刚的《权利回归:国家人权机构研究》,周琰的《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参政权研究》,李远龙的《南方民族走廊法人类学研究》,陈洪涛的《当代中国法官素质研究》,廉思的《民主政治的“谜思”——全民公决制度的法理学辨析》都属于此类。这些论文所选择的问题是从现实中提炼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同时这些问题有理论含量,研究者的目的在于能够发现一套理论,解释和说明这些问题。一个好的选题,往往就是问题意识与理论含量的有机结合。只有问题意识,但是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理论含量,或者没有发掘出它们的理论意义,是做不好论文的。究竟选择什么问题,有待于自己知识的积累,领悟,有时还需要点灵感。对同样的事实,有些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有些人却能发现问题,甚至入木三分,这就是差别。一篇好的论文选题,没有知识积累不行,只有知识积累没有深思熟虑、灵感也不行。“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前些年我们的博士论文也有不少是以某一理论为题目的,如法律解释导论,法律关系的一般理论,法律价值引论,法的实现的一般理论等等,这些题目在当时,在这些理论刚刚建立,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情况下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再把这些题目做为选题显然其价值就不足了。近年来还有一些博士论文以西方思想史上某个学派或代表人物为主题,这类题目应该着眼于研究,而不仅仅是介绍,特别是这类主题作为一个中国学者研究的特点,对中国的意义。如果仅仅是介绍,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如让读者去看原著或译著。

 

其次,把握已有的研究成果。任何一种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新的研究如果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一小步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自己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已有文献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现在我们经常要求学术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自己的观点、学术创新不是臆想,没有学术基础是不行的。近年来有的博士生选题经常在这个问题上顾此失彼,要么没有问题意识,重复别人的研究,看不出什么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只是对已有成果的一种重新编排,要么全是“创新”,前人的文献中根本没有这类研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种没有学术传统的东西,是不配称为学术的。即使是反传统的、批判传统的,也首先要把什么是传统的东西搞清楚,才可能反对或批判。哥白尼批判地心说,确立日心说,爱因斯坦批判牛顿力学,建立相对论,就是最好的例证。社会科学也是这样。不同学术观点的论战,不能自说自话,要把握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只有这样你所提出的观点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才有解释力。研究前人的成果还需要注意全面性,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只引用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而不知道或无视对自己不利的观点。须知对同一问题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只有全面地掌握它们,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矛盾,才可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可能是你的贡献。在评价博士论文的时候,有的同学总担心自己所提出的主张如果和导师或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我而言,我并不要求你同意我所同意的某种观点,你可以赞成我所不同意的观点,但是你必须知道其他的观点。

 

再次,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路径。这是在充分把握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解各种已有理论的利弊得失,确定这些理论在解释自己所确定的问题时的所长和所短。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解释,明确自己的新意何在。然后确定用什么方法证实自己的新的见解。需要指出的是,新的观点的产生并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逻辑推理,而在于用事实说话,用材料说话,“一分材料一分话,十分材料十分话,没有材料别说话。”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的考古发现,从而带来新的史料,更新了许多过去只凭臆测而得出的结论;另一种是新的理论观点的出现,对原有的历史资料进行新的解读,把过去认为是边缘的、不被研究者注意的材料放的中心地位,重新解释历史。但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材料,拿材料说话。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调研,包括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文献调研主要涉及到一些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不被以前观点所注意的事实,包括一些统计资料;而实地调研则需要根据自己的主题,要解决的问题精心设计。

 

有了好的选题和和比较充分的材料收集以后,并不一定就能做出一篇好论文。如何把二者衔接起来仍然是一个需要狠下功夫的问题。通常,我们收集的材料要比论文所用的材料多得多,这样就需要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做好材料的取舍,首先还是真正消化材料,吃透材料,结合主题,确定什么材料在什么地方用,这都需要反复琢磨、比较。这是做文章的辛苦之处。

 

最后,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和导师协调交流。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这是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但是,毋庸讳言,近年来我们一些导师在博士生的论文的指导方面所下的功夫是不够的,虽然博士生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综合考试、开题报告、导师推荐这些环节,但是如果不认真负责,所有这些环节也都会流于形式。“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毛主席的这一名言,也应该成为我们从事学术工作的座右铭。在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论文的时候,导师们也不要忘记严格自律,须知学生的论文也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指导论文的教师。

 

 

朱景文

 

2009225日于世纪城

 

原文链接:http://www.jus.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3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