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师生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参加食品安全治理冬令营及食品法课程

编辑:faxuejiaoyu 
19062 2015/3/12

    2014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该协议合作框架下,2015年2月,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派竺效副教授及来自法学院、农发学院的四名学生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参加食品安全治理跨学科冬令营和食品法课程学习,加强中心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

    冬令营课程为期五天,学员大多来自欧盟各国法律专业和食品科学相关专业。2月9日, 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冬令营项目主任Ralf Hartemink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首先他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食品法无论对法律工作者还是对食品技术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次冬令营能够让食品技术工作者对法律领域有更好地了解,也希望法律工作者逐步涉足食品技术领域,力争培养多方位人才。

    冬令营五天时间中,来自欧盟食品法和食品科技领域的专家介绍了欧盟食品法的概括、发展以及食品法和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最新发展。

    第一天欧盟食品法领域的权威人士Bernd van der Meulen 教授介绍了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法体系,让大家对欧盟食品法的发展和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在DG SANTE的工作者Silvia Schmidt介绍了EFSA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和RASFF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道。第二天的课程中,Ralf Hartemink 教授讲解了Halal食品,使大家了解清真食品的加工和食用禁忌,也使来自中国的同学,尤其是汉族的同学,意识到宗教信仰对食品产业的影响。当日的课程还涉及到了食品公司审计和政治游说对食品法制定的影响,可以说是多角度多领域地讲授食品相关的知识。第三天的课程偏向于食品科学,帮助大家树立了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食品产业,依据科学做出风险评估和分析,基于科学立法执法的思想。第四天,有着多国求学工作经历并曾就读于瓦赫宁根大学的律师Kai Purnhagen 介绍了美国食品法并比较了欧盟和美国食品法的异同点,其幽默生动的授课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而融洽。现就职于HIL公司阿姆斯特丹分部的中国律师焦丽讲授了中国食品法的内容。她从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和现状引入,并简单讲解了中国的法律体制框架,最后介绍了中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下午,另有两位老师讲授了新型食品和食品掺假问题。最后一天,除了授课之外,大家进行了小组合作,根据欧盟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为食品做标签。

    这几日的学习以及与各国学员们的交流,不仅增加了学员们对食品法律或食品科学领域的理解,更增进了各国学员间的友谊,着实获益匪浅。

    此次赴荷研究生们后期参与课程是中国食品和农业法,参与授课的是来自HIL律所的律师,中心竺效副教授亦为瓦大该课程的学生授课。课程从中国法律基本体制概述引入,进而讲授了包括土地法、农业知识产权、种子法、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安全和农业领域相关法律的概况,课程还涉及中国农业项目外资投资政策、WTO协议和SPS协议等与食品、农业进出口有关内容的专题。

    此次荷兰之行的课程从法学、农业、环境、食品农业对外贸易等多个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让同学们意识到跨学科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更为中国食品安全的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原文链接:http://www.law.ruc.edu.cn/article/?48514.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