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研究 > 正文

教育研究

【法律出版社】高佳胜: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

编辑:faxuejiaoyu 
16793 2014/10/2

 

 

 

                                                     
    版权页信息

书名: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
原价:52.00元
作者:高佳胜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11862662
字数:248千
页码:32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720毫米×960毫米  1/16

                                                       前 言

    20世纪,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21世纪初,温家宝总理又发出了“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钱学森之问”。二者均剑指中国高等教育构建问题。
    如何回答二公之问,可能人言人殊,当然亦无法一言以蔽之。不过,这个问题之不好作答似不待言,倘若把握不好的话,答案要么容易流于意识层面上的苍白,要么容易失于一种章本上的启示。现实中,既能在理论层面给出完美答案,又能在实践层面提供有力支撑的主体尚不多见。
    好在,作为国内人文社科研究重镇之一的中国政法大学(本书简称法大),在21世纪之初的七年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以其取得的一系列人所共见的业绩,向国家和社会提交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
    当其时,笔者正就读于法大,不但亲身经历了学校这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建设历史,更是亲眼目睹、体察身受了其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此后,因缘际遇、时机巧合,遂写就了这部网上点击达三十余万次的作品。
    本书不同于往者,概于作者一改此前著史者一贯坚持之“客观”原则,而将己身之经历、情感、评析倾注于字里行间,遂使所就文本不同于此类书籍往昔之冰冷模样,而在死寂枯燥的资料间,多出了一股主客互动之绵绵不绝的温情与活气。
    作者不揣一己之力,为一校的发展建设历史著书立说。全书总括学校发展之历史背景、理念方针、治理方略、声誉建设、人事变换、机构整合、文化庆典、院系调整、科研发展、教学革新、人才争战、对外交流、后勤基建等诸多方面。为文下笔时,阅字近千万,终得二十余万字,历经多次修改,以成此书。但限于个人眼界,书中错误疏失、挂一漏万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诸君宽宥则个。
    书名虽云《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但却并无宣介一人、一校之意,概因当年网上发文初名如此之故,还望读者诸君莫要窄视了作者心中之本意。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凡涉公共事业建设之事,绝非哪一个人或哪一些人可独自担当,而必由全部涉事主体戮力同心、全力以赴,方可功成!所以本书不只属于法大中那些走了的人、那些正在的人、那些将来的人,它更属于一切关心、关注、关爱和关怀国家高等教育成长和发展的人。
   《华严经》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淮南子•说山训》言“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科学界归总之“宇宙全息论”等,均闪烁着人类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之智识上的灵光。七年之于法大,法大之于整个高等教育界,其理亦如是。
    唐代史学大家刘知几,曾提出“史学三才论”和“书法直笔论”。清人章学诚先生又在“才、学、识”的基础上,加了个“德”字,遂成“史学四长说”。后知末学如我者,为文论事亦循此原则,不溢美、不掩恶,力求秉笔直书、持之有据,以体“著书者之心术”!
    司马迁曾在其所著《史记•报任安书》中言其志曰“故述往事,思来者”。本书亦宗此。是为序!

                                          高佳胜


                              目录
                        前 言 /
                        第一章 法大危局 /
                        第二章 新官上任 /
                        第三章 法大新政 /
                        第四章 校庆大典 /
                        第五章 院系调整 /
                        第六章 科研革命 /
                        第七章 教学鼎新 /
                        第八章 人才鏖兵 /
                        第九章 破局扬帆 /
                        后 记 /

 

 

 

分享到: